環境、科技、與人權(召集人:政治系李翠萍/社科院副院長)

 新自由主義的市場邏輯一向被認為能夠提升社會福祉,而數位科技時代人工智慧的崛起,也被認為能藉由大數據的分析與演算模型的設計而提升效率,增進民眾福祉。然而,新自由主義在各國與國際上付諸實踐至今,雖仍甚囂塵上,但已受到不斷的討論與譴責,而人工智慧的發展與應用,也逐漸出現了各種有關其可能危害或已經危害社會正義的討論。本研究主要目的,是回答一個簡單的問題,即在新自由主義仍舊盛行的今日,數位科技在市場中對社會正義的影響為何?新自由主義的市場邏輯與人工智慧的逐步發展,兩相結合之下,如何相互加強而產生一個霸權的社會階層,進而影響社會民主與公民福祉?本研究從宏觀的人工智慧非意圖歧視、全球市場中通訊系統基礎設施的跨國移動,到中觀的國內勞動力市場中高齡勞動力轉業問題、新聞工作者勞動型態與數位工具之間的關係,再到微觀的遠距勞動環境中工作者的公平知覺、工作滿足感,來檢視數位科技時代中尚未被深入關懷的社會正義危機。本研究在理論上,挑戰新自由主義的市場邏輯,試圖與新自由主義論者以及米勒的多元正義觀進行對話,在實務上,提醒人工智慧科技快速發展下在道德辯證上的缺乏。

  這是一個跨領域、在社會科學中具有前瞻意義的整合型計畫,本計畫最主要的目的,是在新自由主義的市場開放邏輯與數位科技勢不可擋的發展之下,檢視此兩大無法逆轉的時代浪潮如何整合而成為超級霸權,而在此雙重主流的衝擊中,社會正義的樣態如何受到影響。在我國與全世界對於數位科技的發展歌功頌德之際,本研究群試圖擔負起社會科學研究者的責任,提醒數位科技時代中需要思考與檢視的社會正義問題。本研究整合了政治、傳播、勞工、社福、與心理五大領域的學者,從宏觀的全球市場,到中觀的勞動力市場,以及微觀的勞動工作者,來討論數位科技主導人類社會的未來,會對於社會正義帶來哪些影響。